近日,象州县丁旺木制品厂的厂区内一片繁忙景象,工人们在生产线上,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。随市场需求的持续攀升,这家木制品厂订单量持续不断的增加,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。
8月5日,记者走进象州县丁旺木制品厂的生产车间,机器轰鸣,工人们守在旁边,往里填充木料。木料经过流水线的精细加工,最终变成各式各样的木制品材料。厂区负责人覃丁幸忙着在每个制作环节中巡检,查看机器加工过后木料的效果,与操作的员工沟通。随着订单的增加,生产一线出现他的身影已是常态。
作为返乡创业的人才,白手起家的覃丁幸十分注重产品质量的把控。在通过前期大量市场调研后,覃丁幸了解到广东、福建、浙江等地区生产餐具需要大量的刀把、勺把等木制品材料。2020年10月,他在妙皇乡盘古村注册了象州县妙皇丁旺木制品厂,从此开始了返乡创业之路。
“刚开始我们用桉木芯做原材料,产品的质量、品质上不去,然后就慢慢地改用别的木头,现在用橡胶木,得到市场的反馈是,我们更换原材料后做出来的产品质量稳定,价钱合适,性能好价格低,慢慢地产量就上来了。现在上半年产量是800余万个左右,预计下半年的线万左右。”厂区负责人覃丁幸说道。
订单的持续火热,不仅为象州县妙皇丁旺木制品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,更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注入了强大动力。目前,该厂拥有员工30多人,全是附近村民。随着生产木制品种类的日益多样化,工厂的发展前途愈发广阔。为满足市场需求,逐步扩大生产规模,工厂还计划招聘更多的员工,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,让更多的村民能够搭上乡村振兴的“致富快车”。
“我来这个厂上班有五年了,因为离家比较近,相对外面来说这里的工资还是能的,而且厂里面现在发展慢慢的变大了,对我们来说可能会慢慢的好。”员工罗海丽说道。
近年来,妙皇乡创新工作机制、多措并举加大人才引进帮扶培育力度,秉持“抓特色兴产业、强队伍促提升”的总体思路,着力培养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,为新时代新农村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石。
“人才是**资源,创新是**动力。妙皇乡从始至终坚持打好‘乡情牌’、念好‘引才经’,坚持‘引育用留’并举,吸引更多本土能力返乡创业,让返乡人才‘聚起来’,同时,培育好本土‘土专家’,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”妙皇乡党委组织委员、人大副主席(兼)李昭平说道。
免责声明: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和图片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近日,在湖南溆浦县三江镇林区,只见工人们操作着无人机,将一根根楠竹从山林间吊运到林间道路,不一会儿就堆积了一大堆楠竹。村民陆育兰看着身边的变化,满脸笑容:“以前运输不便,竹子烂在山上没人要。现在有了无…